中国大学排名
首页
2018年中国大学排名发布了,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大学都在榜单上,本榜单仅供方便用户找到知名大学参考使用,具体榜单请按更新数据为准。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十大名牌大学之一,创办于1898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它不仅是国务院、教育部首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院校,还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历史背景: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基地,也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改革: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他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吸引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 战争时期: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培养了众多人才,包括400多位两院院士。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迎来了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1998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号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合并与发展:2000年,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学科结构。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任领导:校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校长周其凤院士。 今天的北京大学,不仅是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前沿,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继续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品牌详情】
【官网】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十大名牌大学之一,是国务院和教育部首批确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首批院校之一,拥有国家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它不仅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乃至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学校沿革: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11年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1925年设立大学部,并开始培养本土人才。到1928年,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在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南迁,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恢复办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自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校园导游: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校园环境优美,绿草茵茵,树木成荫,拥有不同风格的建筑群落。校园总占地面积为392.4公顷,建筑总面积198.1万平方米。校园内教学设施完备,生活条件便利,设有众多的公共教室、学生公寓及食堂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师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需要。
【品牌详情】
【官网】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十大名牌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并且被国务院和教育部列为第二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院校。它不仅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也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复旦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最初名为复旦公学,创始人是中国近代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源于《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象征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体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自主办学和教育强国的期望。1917年,学校更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期间,学校迁至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学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发展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并于195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起初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更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并于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这一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显著增强了办学实力。复旦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截至2010年,复旦大学共有普通本专科生13237人,研究生13851人,留学生3805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2706人)。此外,还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611人。学校拥有2346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1538人。 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其中双聘院士1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复旦大学有特聘教授58人、讲座教授34人。学校还拥有24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学校设有直属院(系)28个,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4个(其中自设30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其中自设51个,专业学位10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复旦大学现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多个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科技创新平台。学校还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主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总占地面积244.3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9.23万平方米。此外,学校还拥有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10个附属医院。 2005年,复旦大学庆祝其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希望复旦大学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自成立以来,复旦大学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品牌详情】
【官网】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作为十大名牌大学之一,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核心建设高校。学校不仅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所在地,也是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一。 学校位于珞珈山,环绕东湖水,校园环境优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汉大学的起源可追溯到1893年,由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后于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 武汉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显著成就,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科研实力雄厚,自2000年以来,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武汉大学致力于“创造、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培养出大批复合型高级人才,其中包括100余位两院院士。学校与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37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武汉大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辉煌的历史,也在校园文化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展现了其作为国家重要智库和智力支持的角色。 面向未来,武汉大学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发展的道路,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迈进。
【品牌详情】
【官网】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十大名校之一,是一所直属于教育部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享有中国一流名牌大学的美誉。该校不仅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新式大学之一,也是中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当时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成立了陕北公学,后来发展为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了中国人民大学,并于1950年10月3日正式开学。该校自成立以来,便以“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培养了无数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 学校的教育体系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并有继续教育作为辅助,形成了全方位的办学格局。中国人民大学设有22个学院和14个跨学院研究机构,提供66个学士学位专业,16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04个博士学位学科点,以及15个博士后流动站。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该校的学科发展尤为突出,拥有多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其学术研究成果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声誉。 中国人民大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与全球196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众多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此外,学校还引进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贡献。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正朝着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全体师生员工将继续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品牌详情】
【官网】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十大名牌大学之一,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务院和教育部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之一。作为中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浙江大学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高等学府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拥有悠久而卓越的历史。1897年建立的求是书院是其前身,是中国最早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抗日战争期间,学校迁移至贵州遵义和湄潭等地长达7年之久,直至1946年秋季才迁回杭州。在国家高等教育机构重组的过程中,浙江大学的部分系科转入其他高校及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部分则发展成为多所独立学院,包括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这四个同宗学校重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开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篇章。 浙江大学以其"求是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卓越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服务社会。作为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等12个学科门类,设有7个学部和37个学院。 浙江大学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160余名两院院士。浙江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始终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广泛的国际交流机会。 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浙江大学建立了多个开放性和国际化的高端学术平台,聚集了众多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和研究团队。学校的科研成果在国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连续多年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数量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截至最新统计,浙江大学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4000余人,其中包括1380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7700多名博士研究生。学校拥有3100余名专任教师,其中1200余人为教授或正高级职称人员,包括1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学拥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和之江五个校区,总面积达4.50平方公里,校舍建筑面积超过19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量达627万余册,并设有7所高水平附属医院。 今天的浙江大学,正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秉承"求是创新"的精神,积极促进知识创造与传播、文明弘扬与传承,以及社会服务与引领,为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品牌详情】
【官网】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作为中国十大名牌大学之一,是国务院、教育部第二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院校,国家211工程和958工程的重点大学。它也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声誉。 南京大学位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其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经过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于1950年定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与1888年成立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合并,校址迁至鼓楼。 南京大学在历史上与时代共呼吸,为国家的强盛和科学的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南京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表现出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994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大学,1999年入选“985工程”首批建设大学,2006年和2011年分别与教育部和江苏省签订重点共建协议。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28个直属院系,学生总数超过55000人。设有86个本科专业,2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多个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学校设有多个国家级和地方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多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包括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众多国家级和省级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南京大学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为目标,坚持教育与科研相结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 南京大学致力于成为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其科研工作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同时,南京大学也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众多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紧密的协作关系。 在新百年篇章中,南京大学正致力于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品牌详情】
【官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是中国十大名校之一,也是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名牌大学以及国家重点科研机构。作为国务院和教育部第二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院校,它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具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成立于1958年9月,首任校长由著名学者郭沫若兼任。其创办被誉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之初,中国科学院采取“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迅速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专业,创新性地将理科与工科结合,注重基础教学,培养了大量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建校仅一年,便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启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后,学校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教育措施,如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等,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学校得到国家重点建设,逐渐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推进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开启了第三次创业。作为国家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中科大始终秉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的理念,培养了众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学校现有12个学院、27个系,以及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等机构。此外,学校在上海和苏州设有研究院。中科大拥有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多个国家重点学科和科研机构。学校还建有一系列国家级和院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如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等。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62人,科研机构人员286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人。学校还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世界知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在校学生总数超过15500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硕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长期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中科大校园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拥有总值8.9亿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达188.75万册,校园计算机网络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学校还建成了多个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中国科技大学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在建校60周年之际,将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学校致力于与中国科学院及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成为具有强大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品牌详情】
【官网】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十大名牌大学之一,不仅在中国教育界占有重要地位,还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这所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综合性重点大学,自孙中山先生创立以来,一直秉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 历史沿革:中山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初由美国人创立的博济医学堂和格致书院,逐步发展为今天的综合性大学。1924年,孙中山先生将多所学校整合,创立了国立广东大学,后更名为中山大学。1952年的院系调整,进一步确立了中山大学的领先地位。 校园与设施:中山大学拥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校园内设施先进,实验室和科研基地齐全,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科与教育:学校设有33个学院和5个直属系,涵盖从人文科学到理工医等多个学科领域。中山大学不仅在国内本科教育中名列前茅,还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国际合作:中山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154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国际学习和交流机会。 未来展望:中山大学将继续秉承开放务实的传统,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科建设,加强与世界先进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品牌详情】
【官网】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作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不仅拥有221个先进的现代化研究手段实验室,还是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吉林大学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隶属于教育部,1995年首批通过“211工程”审批,并于2001年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之列。 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学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也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各自拥有光荣的历史,如原吉林大学前身为1946年建立的东北行政学院,后经过多次更名与调整,最终在1958年确定为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不仅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等13大学科门类,还拥有本科专业1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1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40个,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包括教师6540人,其中教授1638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186人。 此外,吉林大学拥有221个现代化实验室,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863”项目、“973”项目等高新技术成果。 吉林大学还是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建立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学生68132人,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及留学生等。学校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与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建立了校际关系。 吉林大学的校园占地面积611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338万平方米,有6个校区8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并通过光缆和计算机网络连为一体,方便网上办公和远程教育。此外,学校在珠海市建有珠海校区,占地面积5000亩。学校图书馆藏书659万册,是多个国际组织的指定藏书馆。 展望未来,吉林大学的目标是在2020年成为国家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以及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品牌详情】
【官网】
更多中国大学排名推荐品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热门排行榜
音响品牌排行榜
汽车品牌排行榜
智能手机排行榜
消毒柜品牌排行榜
冰箱品牌排行榜
蓝牙耳机品牌排行榜
移动硬盘品牌排行榜
行车记录仪品牌排行榜
羽绒服品牌排行榜
国产智能手机排行榜
查公交
火车票
查邮编
汽车票
外卖优惠
打车券
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