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介绍
安溪铁观音,源自福建安溪,是乌龙茶中的珍品,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于1725-1735年间,历经200余年的传承,其制作工艺独到,属于半发酵茶,是连接绿茶与红茶的桥梁。
以其无可比拟的“观音韵”而著称的铁观音,兼具绿茶的清香与红茶的醇厚,一句“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形象地勾勒出其深邃的韵味。它不仅拥有茶叶共有的保健效应,更在抗衰老、抗癌、防治糖尿病等多方面展现出独特功效。
追溯至清雍正时期,安溪茶农精心选育出的铁观音茶树,以其树势适中、叶质肥厚、芽叶饱满的特性,成就了乌龙茶中的瑰宝。这不仅是一种茶树品种的名字,更是这种茶本身的代称。
福建安溪,这片古老茶区,孕育了无数珍贵茶树,包括那些树龄逾千年的野生茶树。2011年起,安溪县饮香茶叶专业合作社承担起了铁观音的栽培重任,延续着这片土地的茶香。
从宋元时代起,安溪的寺庙与农家便已开始种植茶叶,至明代,茶产业蓬勃发展,种类繁多的优质茶树相继被发现。清代,安溪茶业达到顶峰,溪茶仿制岩茶,乌龙茶由此诞生,成为中国传统制茶工艺的一大创新。
铁观音茶树,以其娇弱的特性和低产量,显得尤为珍贵。纯种铁观音植株展现独特形态:叶片肥厚、色泽浓绿,嫩芽呈紫红色,被誉为“红芽歪尾桃”。成品茶叶卷曲如蜻蜓头,茶汤金黄如琥珀,香气馥郁持久,七泡仍有余香,充分展现了其“音韵”之美。
在外形上,铁观音条索粗壮,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层次丰富,叶底肥厚软亮,如其“绸缎面”之称。根据风味与工艺的不同,铁观音又细分为清香型、浓香型、鲜香型、韵香型及炭焙型,每一类型都有其独到之处,共同构成了安溪铁观音的非凡魅力。
展开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