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作为一所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高等学府,隶属于中国教育部,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支持对象。该校还是全国首批在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承担试点任务的高校。
作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同济大学在其逾百年的教育历程中,始终均衡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核心功能,使其综合实力稳居国内高校前列。
同济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立的德文医学堂,次年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初建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形成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升级为大学。1927年,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成为我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截至2013年12月,同济大学共设有33个学院(系)及二级办学机构,七家附属医院,四所附属中学。该校拥有四平路、嘉定、沪西、沪北四个校区,占地面积达2.57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超过1644239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量高达426万余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81人,硕士研究生13762人,博士研究生4279人,另有外国留学生2197人。教职工中,专任教师2786人,其中包括教授85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
在学科设置上,同济大学涵盖了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目前,学校设有45个本科专业(其中23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5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如今的同济大学正以其坚定的步伐,为实现其“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