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作为上海市属并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共建高校,同时也是国家*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共建高校。其历史可追溯到1922年10月,当时由国共合作创建的上海大学,首任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这所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在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校、华东师范大学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复办上海大学(简称原上海大学)。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上海大学的师生致力于继承与发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大学的光荣传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钱伟长教授于1983年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94年至2010年担任上海大学校长,他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开创了学校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新局面,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上海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设有25个学院、1个学部(筹)和2个校管系;设有71个本科专业,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含13个工程领域),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自主增设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7个交叉学科博士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8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学校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上海大学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层次更为清晰、结构更趋合理、具有一定国际化程度、基本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学科领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学科团队。
上海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数分别位于全国高校52、42、44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于全国高校37位。
上海大学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稳步发展。目前,学校已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33所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上海大学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3.2万平方米,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一体"、延长校区和嘉定校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
上海大学一贯重视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1994年以来,上海大学已10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201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展望未来,上海大学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抓住机遇、锐意改革,深入学习和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学科交叉战略、产学研联盟和区域合作战略,不断优化富有上海大学特色的办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建立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努力铸就一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高效平台,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快乐成长,聚焦一流本科教育,通过不断完善全人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才,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实现大学的核心价值。上海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